党秀云:论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的价值与基础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国行政管理 Author 中国行政管理
作者简介
党秀云
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摘 要
作为促进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的重要载体与工具,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有其重要的价值与功能。在当今社会,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建设可持续发展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历史与现实表明,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诸多要素与条件相互配合与支持的基础之上,有效的制度供给、完备的法律法规、广泛的社会参与、高度的文化自觉、先进的技术工具,是推进我国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件与重要基础。
01
引言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20世纪80年代人们在对全球环境与发展问题广泛关注与讨论 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1981年,美国学者布朗(Lester R. Brown)在其《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中,首次使用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提出以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资源基础和开发再生能源来实现可持续发展。1992年6月,联合国在《21世纪议程》等文件中将可持续发展视为改善人类生活品质和实现可持续生存的基本原则与出路。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广泛关注,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具有综合性和交叉性的研究领域,涉及并渗透到众多的学科和领域,成为指导各个领域永续发展和应对不可持续危机的重要理念与理论。
作为文明社会不可或缺的有机构成部分,志愿服务已经成为推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2015年9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在《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就明确提出将志愿服务组织纳入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参与方,认为志愿服务是应对千年发展目标尚未解决问题的一种好方法,志愿精神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强大手段,志愿服务的推广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2016年7月,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八部门在联合发布的《关于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的意见》中,围绕“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建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布局合理、管理规范、服务完善、充满活力的志愿服务组织体系”,“使志愿服务成为推进人们相互关爱、传递文明的重要渠道,成为提升社会服务水平、改善民生福祉的有力助手,成为增进社会信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有生力量”。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将志愿服务制度化与可持续发展作为新时期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与战略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1月17日参观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街朝阳里社区志愿服务展馆并接见社区志愿者时强调,志愿者事业要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同行。促进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共识,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推动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与战略意义。
02
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的价值与功能
“可持续”意指能够把某种模式或者状态在时间上不间断地延续下去。所谓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即意味着志愿服务的持续、稳定与健康发展;意味着志愿服务创新力、竞争力与贡献力的不断提升;意味着志愿服务的制度化、法治化与常态化;意味着志愿服务精神的薪火相传与永不磨灭。作为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走向文明与更加美好进程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的价值与功能在于以下几点。
(一)彰显人性光辉闪耀和充满人性光辉与人性美的社会必定是一个健康、美好、和谐的社会。志愿服务能够有效医治和矫正人性中的不完美和人性缺陷,能够充分彰显人性中至善、至仁、至美的本性。从志愿行为产生的内在动机和行为逻辑来看,志愿服务是源自人类心灵深处的道德良知,是一种受道德意志支配的行为,是基于人的良善本能。志愿服务的精神价值与行动意义就在于对他人需求的积极关切与回应,对社会的关爱、责任与奉献,代表了人类互爱与互助的本性,充满着人性光辉与道德关怀。因此,以“利他”“济世”“慈善”“友爱”为核心理念的志愿服务,不仅能够使志愿者自身的灵魂与精神境界得以洗礼和升华,还能够感染、感化服务对象及周围大众,使人性中最善良、最纯真、最高贵的品质得以唤醒和激活,使人性光辉得以彰显。
(二)强化社会资本社会学家罗伯特·帕特南认为,社会资本是“实际或潜在资源的集合”,泛指建立在信赖与互惠交易等规范基础上的社会合作关系。社会资本强调通过良性互动来增进彼此间的信赖关系;强调信赖与互惠的社群生活价值观;强调互相尊重、平等对待、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社会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社会资本对提高社会效率和社会整合度,对良序持久社会关系的建构,对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作用。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一国社会资本得以自发生成的有效方式是社会组织的发展壮大。志愿服务是社会组织的行动核心,志愿服务可以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与互动;可以消除彼此之间的疏离感与隔阂;可以促成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信赖。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有助于形成互惠、诚信、合作的行为品质与价值规范,有助于强化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资本,进而增强社会信任,改善社会行动。
(三)满足社会需求服务社会、服务大众是志愿服务的重要内容与使命。在当今社会,作为社会服务的重要主体之一,志愿服务能够充分动员和有效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服务社会,能够满足民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服务需求。首先,志愿服务能够矫正政府在社会服务方面的缺失和失灵,弥补政府在公共服务能力上的局限与不足,能够通过伙伴关系或购买服务的方式延伸政府公共服务的广度与深度;其次,志愿服务的多元角色使它能够因应时代和环境的变化且不受时空影响,能够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需求及时调整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为社会提供无缝隙、多样化的服务;最后,大量专业志愿者的涌现,使志愿组织能够通过各种各样的专业人才,不断开拓新的服务领域以满足社会日趋复杂且不断增长的个性化服务需求。总之,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在应对和满足多元化社会需求并实现有效供给中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四)维护公共价值加拿大著名教育家克里夫·贝克认为,“价值根植于‘人生幸福’或者说‘美好生活’。如果说我们认为某些行为和追求促进了人生幸福,那么我们就说它们是正确的、好的、有价值的。”价值具有终极意义,能够赋予人生活的意义和行动的动力。人类社会有其共同的、基本的和终极的价值追求,如人性尊严、公平正义、自由平等、互助友爱、公共利益、社会福祉等,这些价值代表和反映了人类社会的美好愿望和共同理想,决定着人类社会生存与生活的意义,同时也是人类社会能够不断走向文明、进步与繁荣的精神动力与价值基础。前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就曾在“2001国际志愿者年”启动仪式上的讲话中指出,“服务、团结的理想和共同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信念”是志愿服务精神的核心。志愿服务是一种超越自我并利于社会的一种行为表现,是建立在价值与信仰之上的一种行为选择,是践行和实现公共价值和人类美好生活的重要场所。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在价值引领、价值形塑以及公共价值的维护中均发挥着积极作用。
(五)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指人的多方面、多层次和多样化的发展,即人在智能、体能、品德、情感、意志、人格、心理等方面的健康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全面发展的人是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都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包括人的劳动活动、劳动能力、社会关系、自由个性和人类整体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关系、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人只有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才能够获得成长与发展的机会,才能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能够“使人从‘偶然的个人’转变为‘有个性的个人’,使人能够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进而促进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志愿服务能够使志愿者在奉献他人与社会的同时,使自身获得学习与成长的机会,开拓知识与视野,增长技能与才干;能够使志愿者在社会交互过程中,丰富其人生阅历和体验,增进对社会和他人的认知,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能够使志愿者在提供志愿服务的过程中,获得身心上的愉悦、精神上的满足和心灵上的充实。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中具有重要功能。
03
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件与基础建构
志愿服务根植于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之中,志愿服务的生成与发展深受人类行为动机、道德观念、思想文化、法规制度及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制约和影响。志愿服务发展的历史与现实表明,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是需要诸多要素与条件的相互配合与支持,需要良好的发展环境做支撑与保障。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件与必备基础有以下几点。
(一)有效的制度供给:建构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基础
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生存需求,是维系社会有序运行的重要基础。制度的作用就是要“解决社会中反复出现的问题”,“使个体层面的理性与集体层面的理性相协调”,“使社会成员为达到有益的社会目标而共同工作”。制度与制度化的目的就在于借助制度的力量来实现某一集体活动的规范化、有序化与永续化。作为一种人类社会活动,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自然离不开相关制度的规范、促进、保障与支持。目前,制度供给缺位、制度供给不及时、制度供给效率不高、制度供给与现实需求不匹配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和影响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屏障。积极回应现实需求,实现有效制度供给,是推动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与制度基础。实践中,有效制度供给的前提条件与基本路径为:
(1)良好的顶层设计。志愿服务涉及范围广、利益关系复杂、目标多元且影响广泛,良好的顶层设计就尤为重要。顶层设计不仅事关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功能定位与行动导向,而且影响制度与制度之间的匹配与衔接,进而影响着制度体系的整体功能与制度的有效供给。因此,在顶层制度设计中,一是必须以问题为导向,使制度设计在理念与社会现实需求之间能够保持高度的一致性,以有效回应现实社会多样化的制度需求;二是必须站在全局与战略的高度,使制度设计具有全局性、前瞻性与导向性,以有效发挥制度的引领功能;三是必须从整体出发,注重制度设计的系统规划与整合功能,以增强并提升制度供给的科学性、合理性与精准性。良好的顶层设计,能够充分体现并确保既定制度的权威性、有效性、稳定性和持续性,能够为有效制度供给奠定良好基础;
(2)健全的制度体系。作为一种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与整体配套的系统工程,健全的制度体系,不仅仅意味着单个制度本身的科学、合理与有效,而且意味着制度与制度之间的有机衔接、有效配合与功能互补。目前,我国志愿服务制度建设的碎片化、分散化、部门化,导致制度与制度之间难以实现有效对接与配套,甚至在实际操作中出现制度与制度之间相互矛盾或“打架”现象,很难发挥制度体系的整合作用,难以实现制度体系效力的最大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和影响了制度的有效供给。要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就必须从整体功能、结构要素、内外环境、体制机制等诸多层面进行系统思考与配套建设,通过制度整合与创新,形成结构合理、相互补充、有机衔接、动态适应的制度链条与制度体系,以有效发挥制度体系的协同功能与整合作用。健全的制度体系是实现有效制度供给的必要条件与保障;
(3)及时的制度供给。制度设计与制度供给的目的就是要解决问题,而问题解决的成效会因时间、空间、区位的变化或转移而有所不同或发生变化。一般而言,制度的效力与制度供给的时效成正向关系,即制度供给越及时,制度的效力就越高,反之亦然。要实现及时的制度供给,一是要把控好制度供给的时间节点,增强制度供给的时效性;二是要优化制度供给的体制机制,增强制度供给的有效性;三是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科技及技术工具,增强制度供给的便捷性。及时的制度供给,有利于释放制度供给所带来的制度红利,有助于各项制度的有效贯彻和落实。
(二)完备的法律法规:建构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的法治基础
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法律法规的保驾护航。志愿服务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与实施的目的就在于赋予志愿服务以合法性地位,使志愿服务的开展能够真正有法可依,有法可循,使志愿者及志愿组织能够受到法律的保护与保障。志愿服务立法是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保障,也是世界上志愿服务发达国家的普遍经验。以美国为例,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美国国会已经通过了多部关于志愿服务的法律,通过立法和法律法规的形式促进和支持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为志愿服务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法制环境。近年来,随着志愿服务组织的大量涌现和快速发展,相关法律法规的缺位及不健全,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志愿服务事业有序、规范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建立完备的法律法规,为志愿服务提供良好的法律保障和法治环境,是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必备要件与法治基础。
(1)应加快志愿服务领域的立法。立法是法制建设的重要途径与最高表现形式,也是志愿服务法制保障体系的基础和龙头。从1979年国家赋予地方立法权以来,地方立法权逐步扩大,立法体制也在不断完善。目前我国有立法权的地方已达354个,包括31个省区市,289个设区市,30个自治州和4个不设区的地级市。从志愿服务立法来看,尽管《慈善法》和《志愿服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颁布将我国志愿服务立法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全国各地也都在积极推进志愿服务立法,但总体来看仍存在立法数量不足、立法步伐不快、立法效率不高等问题。因此,加快并加强志愿服务领域的立法,依法明确志愿者和相关主体的法律地位、权利义务与责任范围,依法规范志愿行为及志愿服务活动,是确保我国志愿服务法治化及稳健有序发展的法律依据与保障;
(2)进一步完善相关的配套法规与措施。尽管《条例》从国家层面通过专门立法对志愿服务活动的各要素及全过程作了明确的规范和要求,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缺乏系统的配套法规与措施,很多法律条文仍停留在书面上,难以发挥应有的法律效力,因此,需推出相应配套法规、措施并建立体系化的配套制度与机制,形成多层次、多领域且系统、完整、专业化的志愿服务法律体系,如此才能够确保《条例》的有效贯彻与落实;
(3)不断增强具体法规条例的可操作性。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志愿服务发展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实践中也很难用“一把标尺”来解决所有的问题。因此,在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实施中,必须处理好原则性和可操作性、统一性和灵活性之间的关系,在尊重法律权威和充分考虑现实差异的基础上,需将相关的法规措施加以精细化和具体化,以增强实施中的可执行性与可操作性。如现行《条例》中关于志愿者的招募、经费使用、扶持促进、权益保障等条文大多还是一些原则性的规定与要求,很多在现实中难以操作和具体落实。应深入分析并结合《条例》实施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与问题,将相关条款与规定予以具体化。在实践中,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越强,其执行力与执行效果就越好,其相关领域的法治化程度与水平就越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三)广泛的社会参与:建构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基础
广泛的社会参与已经成为当今志愿服务的一个重要特征与发展趋势。作为一种公民志愿性的社会服务,志愿服务源自于社会并服务于社会,其活力在于源源不断的社会支持与广泛的社会参与。众所周知,我国志愿服务的启动与发展主要是建立在政府行政主导的基础之上,其明显的优势就是在起步阶段能够获得充足的行政资源与政府支持,但随之而来的弊端就是容易受行政思维的影响并导致志愿组织或团体“行政化色彩”浓厚、志愿服务运动化、形式化及社会参与度较低等问题,使我国志愿服务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基础。社会组织不发达、公民参与度不高、社会支持不足以及参与渠道狭窄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社会化与常态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充分挖掘和整合社会资源,有效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并形成积极广泛的社会参与,是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与社会基础。形成和实现广泛社会参与的核心要素与基本途径为:
(1)活跃的社会组织。社会组织是志愿服务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和参与者,是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据民政部统计,截至2018年底,我国共有社会组织约82.2万个,其活动已经渗入到社会生活的多个领域。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社会组织还存在总量少、规模小、结构失衡、资金不足、自身发展能力较弱、专业人才匮乏、社会活跃度不高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限制了社会组织在志愿服务中的活动空间与作用发挥。要提升社会组织的活跃度,一是政府应在注册登记、税收、项目申请、政府购买服务等方面加大对社会组织的培育和扶持力度,推动社会组织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二是社会组织应完善其内部治理结构,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及公信力,拓展其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广度与深度。活跃的社会组织是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的沃土和泉源。事实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组织的数量越多、活跃度越高,其社会参与度自然就会越高,反之亦然。大力发展社会组织是推动我国志愿服务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2)积极的公民参与。在当今社会,公民参与的范围正在日益扩大,已经从国家的正式领域,扩大到社会的非正式领域。积极的公民参与是志愿服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活力来源与生命力所在。据相关研究发现,我国公民的志愿服务参与度明显较低,以中国红十字会对在校大学生参与红十字志愿服务项目的调查结果为例,各项红十字志愿服务活动仅有3成同学参加过,有39.62%的同学从未参加。在参与频率方面,有31位同学一年内至少参加2次红十字志愿活动,45位同学平均每年参加1次,104位同学很久参加1次,133位同学从未参加,约占到总人数的4成左右。作为志愿服务参与度与活跃度最高的大学生群体,尚有将近40%的学生从未参与过志愿服务活动,而其它社会群体的参与度就可见一斑。总体来看,我国志愿服务参与无论从人数上、还是从频率及服务时间上均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志愿服务参与存在具体领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等问题。针对我国公民志愿服务参与度不高的问题,一是可通过广泛的宣传与氛围营造提升民众对志愿服务的认知度;二是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与途径,吸引更多的民众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三是可借助现代网络技术工具,使民众能够及时了解并便捷参与志愿服务;四是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志愿者激励与权益保障机制,引导和鼓励更多的民众,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
(3)良好的社区互动。社区不仅是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场所,更是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重要合作者与推动者,加强与社区的良好合作与互动,是推动和实现志愿服务社会化的一个重要途径。一是要充分挖掘和利用社区资源。社区蕴藏着巨大、丰富的社会资源,以社区为平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一方面可有效动员包括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街道、社团、商户、居民等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另一方面能够得到相关参与方在资金、物质、人员、场地等方面提供的帮助与支持,实现志愿资源的有效挖掘与整合运用。二是推广“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协作机制。建立志愿服务组织与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合作机制,一方面可发挥社会工作者在组织策划、项目运作、资源链接等方面的专业优势;另一方面可发挥志愿者来源广、肯奉献的人力资源优势,形成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协调配合共同开展志愿服务的格局。三是大力推进社区志愿服务。社区志愿服务在社区治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有效路径。首先要普及社区志愿服务相关知识,让社区居民了解社区志愿服务的形式、内容与参与方式,使更多的人关注并参与到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中去;其次要加强社区志愿组织的培育,健全社区志愿者的信息管理,强化社区志愿者的专业技能培训,以确保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质量与水平;最后要创新社区志愿服务方式。应利用社区网络平台和信息化手段,及时了解社区志愿服务需求并结合社区治理实际,为社区居民提供专业化、高效化和便捷化的志愿服务。
(四)高度的文化自觉:建构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基础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文化即一个社会中的价值观、态度、信念、取向以及人们普遍持有的见解”,文化对人们的思维习惯、道德观念、行为取向乃至一个国家的文明发展水平及经济社会的繁荣与进步有着重要的制约与影响。著名作家冯骥才认为“文化不是一个毫不相干的‘他者’,而是普通人内化了的习惯、观念与对美好生活的想象,如果没有这样的文化自觉,就不清楚来自哪里,以什么样的姿态,要前往何处”。文化自觉就是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包括有意识的文化传承、文化保护和文化创建。实现文化自觉的目的就是追求和实现费孝通先生所言的“自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志愿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志愿者及志愿服务秉承和追求的一种价值理念及行为规范,当“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文化,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一种文化现象和文化自觉,志愿服务就拥有了可持续发展的精神源泉与文化基础。新时代我国志愿文化建设并实现志愿文化自觉的基本途径为:
(1)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命脉,是涵养新时代志愿服务理念的重要源泉,汲取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对我国志愿文化建设至关重要。我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代表和反映人类智慧和先进理念的思想与道德规范,如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美德,与当代志愿服务的精神理念高度契合,这些优秀文化基因与文化精髓,能够为我国志愿文化建设并实现志愿文化自觉提供丰富的文化养分与文化根基;
(2)志愿服务理念的教育与普及。教育是将文化自觉的主体由少数人扩大到多数人的重要途径,在志愿文化建设和志愿文化自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是要加强学校教育。可将志愿服务教育纳入小学、中学及大学的思想政治课、德育课和实训课程之中,在学生的评优、升学及各种奖励中,将是否参与志愿服务及参与志愿服务的时数、时长作为重要评价指标,通过学校丰富多样的教学环节与实践,把志愿服务理念根植于每一个学生的心中;二是要加强宣传与引导。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及网络工具对志愿服务中的典型事例和道德楷模进行广泛宣传,在影视、戏曲、文学作品中强化对志愿服务正能量的传播与弘扬,通过发挥媒体宣传与文化传播的引导功能,在全社会营造一种人人“崇德向善”的文化氛围。三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志愿服务是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与平台,因此,将志愿服务理念培育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体系之中,将志愿服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有机结合,不仅能够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志愿服务中的引领功能,更有助于新时代志愿文化的不断创新与丰富。实践表明,志愿服务理念的教育与普及,有助于形塑人们的价值观并引导人们的行为选择,有助于将志愿精神与理念转化为大多数社会成员的一种集体意识和共同价值追求,进而成为一种社会文化;
(3)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从各国的实践经验来看,志愿文化的营造与建设与政府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以美国为例,从联邦、州到地方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并大力支持志愿服务,如向志愿者组织提供财政支持或经济援助;通过税法给予志愿者组织以税收减免或优惠;与志愿者组织建立和保持对口协作关系;志愿者经历可以在升学、就业、晋级中获得加分;杰出的志愿者可以得到政府的表彰和奖励等等。在政府的大力倡导与支持下,志愿服务已经成为美国精神的象征和美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志愿文化建设中,需进一步加大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力度,尤其在制度环境、政策支持、保障与激励等方面,全方位助推志愿文化建设与文化氛围的营造。
(五)先进的技术工具:建构志愿服务可持续化发展的技术基础
随着网络技术工具的广泛应用,互联网已经成为各个领域创新与发展的重要平台与工具。先进的技术工具不仅为志愿服务的智慧化提供了全新的思维与方法,也为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1)可利用大数据实现志愿服务供给精准化。大数据是通过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从而获得具有巨大价值的产品、服务或深刻见解。在志愿服务供给中,可通过建立大数据分析系统和数据资源交换平台,打破“数据壁垒”和“信息碎片”,实现志愿服务数据资源和信息的互联互通与共享,通过精准预测、判断和识别志愿服务需求与供给,使志愿服务供需信息能够及时匹配和有效对接,以提供精准化的志愿服务;
(2)可利用大数据实现志愿服务资源配置合理化。通过大数据技术协助志愿服务管理部门及时掌握和了解志愿资源使用与配置中存在的问题,统筹协调并合理调剂各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时段之间的志愿服务资源,以减少志愿资源浪费,促进志愿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循环利用;
(3)可利用大数据实现志愿服务便利化。运用志愿云、微信平台等方式,及时更新和发布志愿服务信息,使志愿者能够便捷地了解志愿服务需求方的意愿与需求,以便根据个人兴趣、专业特长、可支配时间等来便捷地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从而实现志愿服务的方便化和便捷化。
(4)可利用大数据实现志愿服务管理智能化。如通过建立志愿者服务信息平台,可实现对志愿者个人信息、志愿服务情况、志愿服务效果的信息化管理;通过志愿云、线上线下联动方式,可实现对志愿者多途径培训、多方式教学、多手段评估及全过程管理与引导,可有效提升志愿者及志愿服务机构的服务与管理能力;通过物联网的广泛应用和智能终端的普及,为志愿组织提供实时信息数据,为组织决策提供支撑和依据,可提高志愿服务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04
结束语
在当今复杂、多变、动荡与迭代的时代,不确定性与不可持续性已经成为许多领域面临的重大问题与巨大挑战。尽管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现代科技能够有效解决诸多领域的技术难题,但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和解决人类自身的问题,无法改变和解决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的心灵问题,无法回答和解决人类向何处发展、以什么样的方式发展的问题。作为展现和践行人类精神追求和道德良知的志愿服务,能够使人正确认识人的价值及存在意义,正确认识群体的价值与存在意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与终极意义。作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参与方,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有助于提升人类应对未来各种不确定性与不可持续性的能力,有助于人类社会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往期推荐
治理型国家:中西比较视野下的概念范型与理论适用公共管理学范式证成的内在逻辑论析
本期编辑 / 康乃心
文章来源 / 《中国行政管理》2019第11期